close
為使網誌免於久無新作,辜負許多常來逛逛的朋友們,所以先貼些祥明過去在龍邦集團服務時為季刊所寫的舊作囉,對古蹟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參考!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作者:管理中心 方祥明

壹、鹿港開拓史

鹿港,是台灣著名的古都。在台灣的開拓史中,有句諺語謂:「一府、二鹿、三艋舺」,即表示鹿港是清代中葉之時,全台僅次於台南府城的第二大都市,早在明末即有漢人登陸開拓。而古台灣文化第四期,亦稱為「鹿港期」,因此昔日鹿港的人文薈萃與繁華景象可想而知。

鹿港早期原是平埔族巴布薩族「馬芝遴社」的聚落所在,因原野上有大量鹿群聚集生活,故名「鹿仔港」。明鄭時期,漢人來此移民開墾,從事農耕及漁撈,其中以福建興化人來的最早,接著泉州、漳州及粵東客家人也相繼而來,當初主要拓荒者為施、黃、許、郭、林姓等先人。由於它位於台灣西海岸南北來往船隻的中繼站,交通位置相當重要;且港闊水深,又擁有深廣富庶的腹地,因此自清乾隆四十九年(西元1784年)正式開放為對外港口,與對岸福建泉州的蚶江口對渡,船隻往來頻繁,成為台灣中部最大的港口,對外輸出以米、糖為大宗,輸入則以布匹、瓷器及日用品為多。

在文獻中曾有如此描述:「港口帆檣林立,白帆輕驅海風,人皆輕衣馬肥。豪商林日茂為首,資產算十萬者達百家,商賈櫛比….公共事業皆由八郊處理,文化實冠於全台。」,「街衢縱橫皆有,大街長三里許,泉廈郊商居多,舟車輻輳,百貨充盈,….各處貨市當以鹿港為最。」,可見當時鹿港的盛況,也使得「鹿港飛帆」成為有名的勝景。而「郊」為古時的同業公會組織,有依貿易往來地區所組成,如泉州地區稱「泉郊」,廈門地區稱「廈郊」,廣東南洋一帶稱「南郊」。另外有依經營商品性質區分為「油郊」、「糖郊」、「染郊」、「布郊」與經營日用雜貨的「竿郊」等,合稱「鹿港八郊」。

此地四季氣候溫暖宜人,但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底至翌年的三月初,會有強勁的東北季風,當地人稱為「九降風」。每當季風吹起,會帶來滿天灰濛濛的沙塵,覆蓋住整個城鎮。而這種特殊的氣候,自古以來便對當地居民的生活及市街型態有極深之影響。當年鹿港的市街係沿著鹿港溪的碼頭形成狹長的帶狀,稱為五福街(即現今中山路),街道上方皆以連續不斷的亭子覆蓋,以防強風飛塵,有謂「暑行不汗生,雨行不濡履」,俗稱「不見天街」,是當時全台最熱鬧、最具特色的商業街。但隨著地理環境的變動,港內泥沙嚴重淤積,致使其失去交通之利,繁華盛況不再。而柏油路面及大樓的興建,再不復見飛沙走石,「不見天街」亦走向歷史。

由於鹿港先民來自多處不同的祖籍,各有其不同的守護神祇,因此在鹿港,幾乎是「三步一小廟,五步一大廟」。根據統計,鹿港大約有60間寺廟,其中列入國家第一級古蹟的有1間(龍山寺),第三級古蹟的有5間。廟多神多,也反映出離鄉背井的移民們渴望尋求心靈上之寄託與慰藉。而鹿港早年生活富足,有所餘裕研讀書經,所以文風鼎盛,因此除了有歷史悠久、雕工精細的廟宇建築外,廟中的對聯、匾額及精采的字畫,大多為當地人士的作品,十分出色。


貳、鹿港龍山寺之建築特色

在台灣稱為「龍山寺」的廟宇,皆是由福建泉州府晉江縣的「安海龍山寺」分靈割香而來,龍山寺便也成為泉州移民群居之地。而鹿港龍山寺號稱「台灣紫禁城」,相傳由肇善禪師創建於明末永曆七年(西元1653年)。乾隆51年(西元1786年)由各大船戶及富商捐助巨資遷建於現址,彫工細緻、格局宏偉、建築材料及技術極具特色與考究,被譽為全台現存最美的佛寺,代表城市佛寺建築的經典,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古蹟。與山林佛寺最大不同,即城市佛寺除了供奉佛教神祇外,也配祀民間信仰或通俗道教神明。鹿港龍山寺便是主祀觀世音菩薩,配祀境主公、註生娘娘及日治時代供奉的阿彌陀佛等神明。

鹿港龍山寺規模宏大,格局完整,屬於大型佛寺。方位座東朝西,朝向河口,面積約五千平方公尺。格局共四進三院,由外而內依序為山門、前埕、前殿(三川殿)、戲亭、中埕、拜亭、正殿、後埕及後殿。在後埕中開了三口井,兩口為圓形,另一口為方形,為1895年鹿港地區抗日人士預備長期抗戰所開鑿。由於傳說龍山寺位處「龍穴」,而兩口圓井被稱為「龍眼井」,方井被稱為「龍喉井」,自空中鳥瞰,龍山寺整體格局近似龍的頭部,自龍角(後殿)、龍眼(龍眼井)、龍喉(龍喉井)、鼻部(前埕)、龍鬚(三川殿或前埕圍牆)及龍口(山門或三川殿門),十分完整,因此當地人士稱龍山寺的格局為「神龍見首不見尾」,象徵神力無邊,真是不無道理。

鹿港龍山寺的石材,大多為著名的「泉州白」花崗石,還有較黑的玄武岩及質堅色綠的青斗石。這些石材十分昂貴,堅實耐久,精細的雕刻大多在泉州時便已完成。彩繪則是鹿港著名的彩繪師傅郭新林的作品,用色絢麗,筆法細緻,構圖嚴整,可說是全省傳統建築彩繪最佳作品之一。另外,石雕、木雕、及泥塑等,都是罕見的精品。如前殿、拜亭及後殿的三組石雕龍柱,風格迥異,代表不同時期的雕刻手法,龍柱下的柱珠造型多變,值得特別欣賞。

龍山寺的屋頂造型之多,可說是居全省之冠。山門及正殿為「歇山重簷式」,「歇山」是指四面垂簷,「重簷」是指兩層屋簷,在建築意境上代表極為尊貴,通常用在正殿屋頂,而龍山寺的山門採此架構,是極為罕見。前殿屋頂為「三川脊式」,中央高聳,相連的兩翼較低,層次分明,屋脊似燕尾翹首,線條柔順。戲亭屋頂為「斷簷升箭口式」,中央部位架高,兩側較低且與中央斷開。拜亭屋頂為雙脊「捲棚軒」,無中央正脊。後殿屋頂為「一條龍式」,屋脊連接不斷,形成一條完整的弧線。

而龍山寺建築空間變化亦饒富趣味,例如透過前殿左側的拱形龍門(左青龍,右白虎)望進去,可以直透到底。先是拱形的龍門,望進去是最寬敞的中埕;然後是八角門,在進去是較小的後埕;最後穿過圓形月門,止於靜修的禪房。各門層層相嵌,值得細細品味。


參、龍山寺巡禮

山門與圍牆相接,有別內外之意。山門前之廣場是附近居民早起運動的最佳場所
亦提供重要節日舉辦民俗活動之用,而走入山門,便意味著進入佛境。穿過山門,寬廣的前埕展現眼前,兩翼圍牆成八字形,好像是張開雙臂歡迎訪客,而腳下所踏的石板舖面,是當年往來兩岸從事貿易的泉廈郊船商用來壓船底的「壓艙石」,這些泉州出產的花崗石厚重堅實,頗具氣勢。在橫排的石板面中,夾著數條垂直的石板帶,這些長條的石板帶引導視線一直延伸到前殿前,與石柱連成一氣,這種將地面與建築實體相結合,在視覺上產生導引作用的做法,頗具巧思。

緊接著來到前殿,由於共開五門,故又稱「五門殿」。前殿最罕見的石雕精品,便是殿前那對前清時代的龍柱。每柱只雕一條龍,一邊龍身向上直竄入天,快到柱頂時,龍首猛然回望;另一邊龍身向下潛地,快到柱底時,昂首迴轉。雙龍眼神相對,神態威嚴,線條剛勁有力,表現出龍上天下海的優遊自在,這種著名的「翻天覆地」式雕法,在台灣十分罕見。

五門殿後是一座高敞的戲亭,是每逢慶典時演戲酬神的地方,也是龍山寺的一大特色。而鹿港以泉州人居多,泉州人喜好南管,因此戲亭常見南管演奏,並沿襲唐代「執節者歌,絲竹更相和」的演唱傳統。戲亭內的精髓就是在內部上方的八角形藻井,不論跨距之大或結構之美,都是冠蓋全台,閩南匠師取其形像稱之為「蜘蛛結網」。藻井是傳統中國建築在天花板所做的特殊設計,也是匠師展現其超卓手藝之所在。仔細看這座藻井,是由十二組拱架支撐十六組斗拱,依序往上搭疊五層,逐漸向頂心「明鏡」齊集,明鏡高懸,當中彩繪盤臥金龍,俯首下視,取庇護蒼生之意。這座結網斗拱,對角跨徑達七公尺餘,與北京故宮太和殿不相上下。整個結構完全不以釘子固定,而以榫卯連接,有如傘蓋,籠罩著戲臺上方,益顯得莊嚴肅穆,巧奪天工。

穿過中埕兩棵百年古榕,即登上正殿前方的拜亭。拜亭中擺置大香爐,顧名思義是為了供眾多信徒祭拜所設計的空間,除了屋架結構及精緻的木雕斗拱值得欣賞外,撐起拜亭的花崗岩龍柱更是焦點所在。這對清朝中葉(咸豐二年)的蟠龍石柱,較五門殿前清初的「翻天覆地」龍柱更為細緻。龍身從天而降,昂首欲昇之勢,線條剛勁有力,轉折繁複,更具雄健陽剛之美。

正殿有一種神秘而肅穆的氣氛,供奉主神觀世音菩薩,配祀境主公及註生娘娘,是全寺最崇高莊嚴的地方。殿內面寬五間,進深六間,共用柱四十根,氣勢之大,在台灣古建築中可算罕見。而原本在左側懸有一口咸豐九年(1859年)由浙江寧波所鑄的大銅鐘,重達千斤,為全台最大的鐘,但因現在有所損壞,故置於中埕之迴廊下。

越過寧靜的後埕,純樸幽深的後殿便展現在眼前。後殿在清代原稱北極殿,祭祀北極大帝,但日治時因遭日人強佔,正殿改奉本願寺的阿彌陀佛,直到光復後,才又回復為觀世音菩薩,而將阿彌陀佛請至後殿。由於後殿曾遭回祿之災,民國二十七年才獲重建,比例優美,雕漆簡單,因此迥異於前殿及正殿的清代風格。中央一對龍柱為本省觀音山石所雕,龍身轉折起伏極富變化,凸出柱身許多,且伴有螭、蝦、蟹及八仙,雕紋犀利,是同時期龍柱之代表作。

站在殿前廊下往上看,左右各有兩個獅座,一邊身上繫著球與葫蘆,代表「求福」;一邊繫著球與官印,隱喻「求官」。可見台灣的古建築能將民間的生活祈願融入其中,也忠實地反映出人與外在環境之間的關係。這種建築與人文精神的結合,是否正是現代建築所最缺乏的呢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向夢想的天空飛翔 的頭像
    向夢想的天空飛翔

    向夢想的天空飛翔

    向夢想的天空飛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